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孕期与分娩过程后,新生命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与希望。
然而,产后的身体调养与恢复同样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中产后及时下地运动这一话题备受关注。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强调产后及时下地运动呢?它又会给产妇带来哪些益处?
且适合产妇进行的运动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产后运动的奥秘与价值。
促进身体恢复
促进血液循环:产后女性身体处于高凝状态,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血液瘀滞,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及时下地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发生几率。
例如,产后如果长时间不活动,腿部静脉血液回流缓慢,就像河流流速减慢一样,容易使血液中的成分沉积,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脱落,可能会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促进子宫收缩复位:运动能帮助子宫更快地恢复到孕前状态。产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来减少出血、恢复正常大小。
当产妇下地活动时,身体的直立姿势和肌肉的运动可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
就好像给子宫一个自然的 “按摩”,让它更有效地排出恶露,恶露是产后子宫内残留的血液、蜕膜等组织,正常排出恶露对于子宫的复旧非常关键。
恢复盆底肌肉功能:怀孕和分娩过程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产后适当下地运动,如进行简单的盆底肌肉收缩运动(凯格尔运动),可以帮助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
如果盆底肌肉松弛,可能会导致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通过运动能够促进盆底肌肉的修复,提高其支撑力。
预防其他并发症
预防肠粘连和便秘:手术分娩(剖宫产)后,肠道可能会出现粘连的情况。早期下地活动可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同时,运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产妇更快地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
对于顺产的产妇来说,产后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适当活动可以有效预防便秘,
因为运动就像给肠道一个动力,让食物残渣能够顺利地在肠道中移动,排出体外。
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产后及时下地活动可以使肌肉得到锻炼,保持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例如,腿部肌肉如果不活动,就会逐渐萎缩变小,力量也会减弱。关节长时间不活动,其灵活性也会降低。
而适当的运动可以让肌肉和关节保持良好的状态。
改善心理状态
产后女性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等因素,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产后抑郁。
及时下地运动可以让产妇接触外界环境,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
例如,在病房外的走廊散步时,可能会和其他产妇或者医护人员交流育儿经验等。
运动还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能让人产生愉悦感的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产妇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散步
时间和频率:顺产的产妇在产后 24 小时左右就可以开始在床边或病房内进行短时间的散步,每次 5 - 10 分钟,每天可以进行 2 - 3 次。
剖宫产的产妇一般在术后 2 - 3 天,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在床边站立,然后逐渐过渡到短距离散步,每次 3 - 5 分钟,每天 1 - 2 次。
注意事项:散步时要穿着舒适的鞋子,步伐要缓慢而平稳。
最好有家人陪伴,避免因身体虚弱而摔倒。同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避免着凉。
产后健身操
简单的肢体伸展:如头部转动、颈部伸展、肩部环绕、手臂伸展等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产妇放松身体的肌肉,缓解产后身体的疲劳。
例如,头部转动可以先缓慢地将头向左侧转动,然后再向右侧转动,每个方向保持 3 - 5 秒,重复 3 - 5 次。
颈部伸展可以将头向后仰,用右手将头部向右侧拉,感受左侧颈部的拉伸,保持 10 - 15 秒后换另一侧。
盆底肌肉锻炼(凯格尔运动):这是产后非常重要的运动。
产妇可以收缩盆底肌肉,就像憋尿的感觉一样,收缩 3 - 5 秒后放松,重复进行 10 - 15 次,每天可以进行 3 - 4 组。
这种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产妇都需要进行。
腹部呼吸运动:平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腹部,用鼻子缓慢地吸气,让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然后用嘴巴慢慢地呼气,感受腹部收缩。
每次呼吸的时间可以控制在 5 - 8 秒,重复进行 10 - 15 次,每天 2 - 3 组。
这个运动有助于恢复腹部肌肉的力量,同时也能促进子宫收缩。
瑜伽的简单体式(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猫牛式:产妇跪在瑜伽垫上,双手和双膝着地,手腕在肩膀正下方,膝盖在臀部正下方。
吸气时,背部下沉,腹部下沉,头部向上抬起,像猫一样伸展背部;呼气时,背部拱起,腹部收缩,头部向下低垂,像牛一样收缩背部。
重复进行 5 - 8 次。这个体式可以帮助放松背部肌肉,缓解产后腰酸背痛的症状,同时也能锻炼腹部和盆底肌肉。
树式(辅助完成):产妇单腿站立,另一条腿弯曲,将脚放在站立腿的内侧大腿上。
如果平衡感不好,可以借助墙壁或者家人的帮助来保持平衡。
这个体式可以增强腿部力量和身体的平衡能力,每次保持 10 - 15 秒,然后换另一侧。
但要注意,这个动作对于身体还比较虚弱的产妇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谨慎进行。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如有健康问题,建议尽快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