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体质特殊,女性月子期间“凤凰涅槃”般地变美变健康的例子数不胜数。很多产妇想必都会听到“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或者“等你以后老了就后悔了”这类话。那么,传统月子观念是否科学吗?今天帮妈妈解开一些误区,帮助科学坐月子。
不能出门,门窗紧闭,不能洗头洗澡,必须卧床休息,不能吃生冷,不能刷牙漱口……这些都是民间流传的一些传统“坐月子”的讲究,并至今仍被很多人视为坐月子的“金标准”。
现在月子中心还是会看到很多老人在照顾产妇时,觉得自己的经验就是教科书,对一些科学解释也不听劝;其实很多传统观念并不是错,放在过去的环境、条件下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已经大为改变的现在,再完全照搬过去一些不恰当的“传统”,就显得太不合理、不科学了。这些误区不仅不利于产妇恢复,还很可能造成新妈妈感染疾病、营养失衡。
误区一:不能刷牙?
坐月子刷牙是禁忌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观点。新妈妈在月子期间每天要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这些食物大多细软,容易藏在牙缝里;如果不刷牙,这些残渣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而导致龋齿或牙周病,并易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等。其实月子期间,很多妈妈会感觉牙齿很松动,这其实是缺钙的表现,可适当补充钙剂或吃些富含钙的食物。
误区二:奶不胀不抱仔
在哺乳过程中,有些妈妈认为,“奶不胀不抱仔”,这样做不利于催乳。一般认为产妇催乳有六条金原则:尽早开奶,营养均衡;少食多餐;足量饮水;心情愉快;休息足够;勤喂夜哺,即按需哺乳,此外,正确的哺乳姿势也很重要。
哺乳应勤喂夜哺,即按需哺乳,只要宝宝要吃,就应满足。尤其是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具有高度营养和免疫的双重作用,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孩子日后不容易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还可预防某些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哮喘等。
误区三:只能卧床休息?
产后需要多休息是正确的,但并不意味着都要在床上躺着,长期不下床活动,下肢肌肉还可能产生废用性萎缩,对今后正常生活造成麻烦。积极的锻炼不仅有助于子宫的复旧,还能促进盆底、会阴肌肉弹性的恢复,对产后性生活的恢复有益。
正确做法:
1、产后24小时需要卧床休息,第二天可下床活动。
2、每天适当做肛缩运动及产后恢复操。
3、起床时不应过快过猛。
4、有做过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新妈妈也应该尽早下床活动。
5、有会阴左侧切(多数是左侧切)的新妈妈应采取右卧位,防止恶露或粪便污染伤口。
6、不要长久站立,避免体力劳动和蹲位姿势,以免阴道壁膨出或子宫脱垂。
误区四:不能吃水果?
传统女性营养跟不上,牙齿松动的现象也比较多,坐月子不允许吃水果,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完全可以耐受水果的硬的特点。产妇身体康复及乳汁分泌需要很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C,另外水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利于产后通便。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增加水果的量;不要吃性寒的水果;不可以直接从冰箱里拿水果吃;注意清洁卫生,水果要去皮后食用;为食用方便,可将有些水果切片后食用;或者把水果用开水烫下再吃。
误区五:菜越淡越好,鸡蛋越多吃越好?
让产妇吃无盐饭菜适得其反,这样只会使产妇食欲不佳,并感到身体无力,不利于康复。研究证实,饭菜里放一些盐对产妇是有益处的。产妇在分娩头几天里身体要出很多汗,乳腺分泌也很旺盛,体内容易缺水、缺盐,从而影响乳汁分泌。
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不高,觉得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的鸡蛋就是产妇最好的食物了,一直被列为坐月子的最佳滋补品。但鸡蛋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如果吃得过多,身体不但吸收不了,还会影响肠道对其它食物的摄取。
误区六:不能碰水?
这些“清规戒律”的形成与过去的生活条件艰苦有关,以前没有空调,洗澡、洗头无法及时保暖,很容易造成产妇感冒。在妇产科医生看来,这些“清规戒律”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现在有条件了,月子期间,产妇应注意个人卫生。新妈妈要哺乳,常常弄得汗湿内衣和胸罩,加上可能会溢乳,恶露未排净,如果不洗澡的话反倒为细菌、病毒提供入侵和繁殖的途径,导致感染。
误区七:捂月子?
老一辈人生完孩子得“捂月子”,把屋子关得严严实实,产妇也需要把头裹严实,还得穿上厚厚的衣服,盖上厚厚的被子,怕新妈妈和婴儿受风、受寒。其实事与愿违,这样对母婴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其实可以用更科学的方法:
1、产妇坐月子期间,必须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天气太热,可以开空调、电扇,但不要对着人吹。
3、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防止产后感染。
4、新妈妈的衣服要宽松,不要太紧;最好选择哺乳服,以免喂奶时着凉。
月子印象提醒您:做月子要注意科学合理,摒弃不合理的陋习,才能使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分泌充足的乳汁,喂哺好自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