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手妈妈而言,哺乳是产后的重要课题,而自然分娩与剖宫产这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会对哺乳产生一定影响。
下面详细解析其中原因及各自的注意事项。
自然分娩是符合生理规律的过程,对哺乳有积极促进作用。分娩时,妈妈体内会分泌大量催产素和泌乳素。
催产素既能促进子宫收缩,助力宝宝娩出,又能促使乳腺管收缩,帮助乳汁排出;泌乳素则是乳汁分泌的关键激素。
此外,自然分娩的妈妈产后体力恢复较快,能更早与宝宝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
早吸吮可刺激乳头神经,进一步促进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为哺乳奠定良好基础,通常产后半小时内即可尝试喂奶。
1、姿势选择:
若有会阴部撕裂或侧切,要避免压迫伤口。可尝试侧卧哺乳,或在背后垫靠枕采用半躺式,找到舒适姿势。
2、营养与休息:
产后身体虚弱,需补充营养和水分,保证充足休息,以维持足够精力和乳汁。
3、乳头护理:
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若有干燥发红,可涂抹安全的乳头保护霜,预防皲裂。出现皲裂时,及时调整宝宝吸吮姿势并遵医嘱护理。
剖宫产为手术分娩,会对哺乳产生一定阻碍。
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可能暂时抑制泌乳素分泌,使乳汁分泌启动时间较自然分娩晚,初乳分泌可能延迟 1-3 天。
同时,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妈妈活动受限,影响与宝宝的早接触和早吸吮。
且身体恢复较慢,可能降低哺乳信心和频率。
1、尽早接触与吸吮:
身体条件允许时,尽早让宝宝与自己皮肤接触并吸吮,即便乳汁不多,吸吮刺激也很重要,术后 6 小时可尝试接触。
2、保护伤口:
哺乳时避免宝宝动作牵扯伤口,可采用橄榄球式姿势,将宝宝放在身体一侧,用手臂支撑其体重,减少对腹部伤口的压力。
移动或调整姿势时动作要轻柔,防止伤口疼痛或撕裂。
3、饮食调整:
术后肠胃功能恢复需时间,饮食循序渐进。
初期从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开始,再过渡到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最后恢复正常饮食。
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防增加肠胃负担。
4、心理调节:
术后妈妈可能因不适、疼痛等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乳汁分泌。
家人要多关心支持,妈妈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看轻松书籍等方式调整心态,保持积极情绪。
不同分娩方式对哺乳影响不同,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注意相关事项,保持信心和积极心态,多数妈妈都能成功母乳喂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哺乳中遇问题,可及时咨询医生、护士或专业催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