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平均每10万名女性中就有约42人患病。
但令人欣慰的是,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超过90%。学会自检、掌握筛查策略,是每位女性为自己构筑的第一道健康防线。 本文将手把手教你乳房自检技巧,并针对高危人群给出精准筛查建议。
乳房自检是成本最低、最易操作的早期预警方式。建议女性从20岁开始,每月月经结束后的第7-10天进行自检(绝经女性可固定每月某一天)。
1. 自检三步法
- 双手叉腰、双臂上举,检查乳头是否回缩、有无异常分泌物;
- 轻挤乳头,查看是否有血性/浆液性液体溢出(非哺乳期)。
- 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非指尖),以螺旋式从乳头向外周按压,覆盖整个乳房(包括腋窝);
- 力度:分轻、中、重三层压力,确保触及不同深度的组织。
2. 自检常见误区
- 误区1:用“抓捏”方式检查——易将正常腺体误认为肿块;
- 误区2:只检查乳房忽略腋窝——20%的乳腺癌首发症状为腋窝淋巴结肿大;
- 误区3:发现异常后拖延就医——即使不痛不痒的肿块也可能是早期癌变信号。
仅靠自检不足以发现所有乳腺癌,尤其是微小病灶。以下是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的筛查建议:- 致密型乳腺:亚洲女性约60%为致密型乳腺,钼靶可能漏诊,需结合B超;
- 乳腺MRI:适用于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等高危人群,灵敏度高达95%。
约10%的乳腺癌与遗传相关,以下人群需升级筛查策略:1. 高危人群定义(符合任一条件)
2. 筛查方案升级建议
- 起始年龄:比家族中最早患者年龄提前10年(如母亲45岁患病,女儿应从35岁开始筛查);
- BRCA突变携带者建议每6个月交替进行超声与MRI;
- 适用人群:家族中有多人患乳腺癌/卵巢癌、双侧乳腺癌患者、男性乳腺癌家族史;
- 检测意义:明确风险后,可选择预防性措施(如服用他莫昔芬、预防性乳房切除术)。
案例1:32岁王女士,自检发现左乳无痛性肿块,因工作繁忙拖延3个月就医,确诊为浸润性导管癌Ⅱ期,需化疗+手术;
案例2:48岁李女士(母亲患乳腺癌),坚持每年钼靶检查,发现0.8cm微小钙化灶,经微创手术证实为原位癌,无需化疗,预后良好。

从今天起,每月花5分钟完成自检,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筛查计划。记住:“摸得到”的不一定是癌,“摸不到”的也不代表安全——科学筛查,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2023年版《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NCCN乳腺癌筛查临床实践指南。*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及AI辅助,仅供参考;如有健康请尽快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