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命降临,宝妈们满心都是对宝宝的爱,而母乳喂养无疑是这份爱的温暖传递。
但在实际哺乳过程中,很多宝妈却被一个难题困住 —— 母乳该如何妥善存储和解冻?
多余的母乳存不好,不仅浪费了珍贵的 “液体黄金”,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口粮安全;解冻方式不对,又怕破坏母乳中的营养,让宝宝吃不到最好的。
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母乳正确的存储和解冻方法,以及其中的注意事项。
希望能帮助宝妈们轻松应对,让宝宝每一餐都能享受到健康、美味的母乳。
储奶袋:建议选择正规品牌、材质安全、有密封拉链的储奶袋。
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有破损。储奶袋上需标注挤奶日期和时间,方便按先后顺序使用。
储奶瓶:优先选择玻璃材质或不含双酚 A 的塑料储奶瓶,清洗后要进行高温消毒,自然晾干或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后再使用。
室温:在 25℃-37℃的室温下,母乳可保存 4 小时;15℃-25℃时,可保存 8 小时;如果室内温度低于 15℃,可以保存 12 小时。
冰箱冷藏室:冰箱温度设置在 2℃-4℃时,母乳一般能保存 3-5 天。
冰箱冷冻室:若冷冻室温度为 - 18℃及以下,母乳可保存 3-6 个月。
挤奶:挤奶前要洗净双手,用干净的热毛巾擦拭乳房。
可以使用手动或电动吸奶器,也可直接用手挤奶,将挤出的母乳收集到储奶工具中。
装袋 / 瓶:储奶袋不要装太满,建议装至袋子的 2/3 或 3/4 容量,以防冷冻后胀破。
储奶瓶也不要将盖子拧得太紧,避免冷冻后瓶子破裂。
放置:将装有母乳的储奶袋或储奶瓶放入冰箱或冷冻室,尽量放在靠里的位置,避免频繁开关冰箱门导致温度波动影响母乳质量。
如果是冷冻室,可将储奶袋平铺摆放,方便冷冻和取用。
冷藏解冻:提前将冷冻的母乳从冷冻室取出,放入冷藏室,一般需要 3-4 小时可完全解冻,这种方式能较好地保留母乳的营养成分。
温水解冻:把冷冻的母乳放在流动的温水中解冻,水温控制在 37℃-40℃,避免水温过高破坏母乳中的营养成分。
也可将装有母乳的容器放在温水中浸泡,并不时搅拌,加快解冻速度。
温奶器解冻:使用温奶器解冻时,将温度设置在 40℃左右,按照温奶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能使母乳受热更均匀。
检查母乳:解冻后的母乳可能会出现分层现象,这是正常的,轻轻摇匀即可。
但如果发现母乳颜色异常、有异味或凝块,就不能给宝宝喝了。
加热母乳:不建议使用微波炉加热母乳,因为微波炉加热不均匀,容易产生局部高温,破坏母乳营养。
若需要加热,可将解冻后的母乳放在 40℃左右的温水中温热。
尽快饮用:母乳解冻后应在 2 小时内饮用,不能再次冷冻,以免滋生细菌和影响母乳质量。
保持卫生:整个母乳存储和解冻过程都要注意卫生,宝妈要勤洗手,吸奶器、储奶工具等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避免污染:不要将母乳与有强烈气味的食物放在一起,防止串味和污染。
遵循先后顺序:存储母乳时要按照挤奶时间先后顺序摆放,先挤的母乳放在前面,先使用,保证母乳的新鲜度。
观察宝宝反应:注意观察宝宝食用解冻后母乳后的反应,如是否有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如有健康请尽快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