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加盟月子印象?请给我们提出需求!

请填写您的邮箱地址,我们将回复您的电子邮件

嘿,我来帮您!

发烧了还能继续哺乳吗?3种可以,3种不可以!
编辑:月子印象收集整理,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发布时间:2025-01-21      点击数:

在育儿过程中,哺乳妈妈的健康状况时刻牵动着宝宝的成长。

当哺乳妈妈不幸发烧时,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还能继续喂奶吗?

这不仅关系到宝宝的营养供给,更关乎宝宝的健康安全。

许多妈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感到迷茫和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是坚持喂奶,担心将病菌传染给宝宝;还是停止喂奶,又怕影响乳汁分泌和宝宝的营养摄入。

其实,哺乳妈妈发烧后能否喂奶并非一概而论。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不同病因导致的发烧情况,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

帮助妈妈们做出正确且科学的决策,守护好自己和宝宝的健康。

6302f393a09710988a6ee1a4723c688f.png


以下3种可以继续喂奶

1、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

如果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一般是可以继续喂奶的。

因为母乳中含有抗体,这些抗体可以帮助宝宝抵抗引起妈妈感冒的病毒,对宝宝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注意事项:

妈妈在喂奶前要洗手,最好戴上口罩,以减少病毒传播给宝宝的风险。

例如,每次接触宝宝之前,用肥皂和流动水仔细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 30 秒。

口罩要选择合适的医用口罩,并且及时更换,一般每 4 - 6 小时更换一次。

妈妈要注意多喝水,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也有利于保持充足的乳汁分泌。

建议每天饮用 1500 - 2000 毫升的水,可以是白开水,也可以是适量的淡盐水。

2、涨奶引起的发烧

涨奶导致的发烧通常是因为乳汁淤积引发了炎症。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没有形成乳腺脓肿,也是可以喂奶的。

宝宝的吸吮能够帮助疏通乳腺管,缓解涨奶的情况。

注意事项:

在喂奶前,可以用温毛巾热敷乳房,这样能够促进乳汁的流动。

热敷的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一般在 40 - 45 摄氏度左右,每次热敷 15 - 20 分钟。

喂奶时要让宝宝先吸吮涨奶比较严重的一侧乳房,尽量让宝宝把乳房吸空。

如果宝宝吃不完,可以使用吸奶器把剩余的乳汁吸出,以保持乳腺管的通畅。

3、轻度炎症引起的发烧(如轻度膀胱炎等)

若是妈妈患有轻度的泌尿系统等非传染性炎症引起的发烧,一般也可以继续喂奶。

因为这种情况下,致病微生物通常不会通过乳汁传播给宝宝。

注意事项:

妈妈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及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在选择药物时,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哺乳期,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对宝宝相对安全的药物。

例如,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类抗生素,这类药物在哺乳期使用相对安全,但也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


以下3种不建议继续喂奶

1、流感引起的发烧

如果妈妈感染了流感病毒,尤其是在流感症状比较严重,如高烧不退(体温达到 39 摄氏度及以上)、全身酸痛、乏力等情况时,不建议继续喂奶。

因为流感病毒的传染性较强,宝宝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很容易被感染。

042338aa20b8fd9a63b5084af11a8f38.png

后续措施:

妈妈需要和宝宝暂时隔离,在隔离期间,妈妈要把乳汁挤出来,以保持乳汁的分泌。

可以使用手动或电动吸奶器,按照自己平时的喂奶频率来吸奶,一般每 2 - 3 小时吸一次。

挤出来的乳汁可以先储存起来,等妈妈康复后再喂给宝宝。

妈妈要积极治疗流感,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同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等到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后 2 - 3 天,再考虑恢复喂奶。

395282482949dadda9e39733c800012d.png

2、产褥感染引起的发烧

产褥感染是产妇在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

如果是产褥感染导致的发烧,可能会有恶露异常等情况,这种情况下不建议喂奶。

因为感染的病原体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健康。

后续措施:

妈妈要及时就医,接受抗感染治疗。在治疗期间,同样要把乳汁挤出,以维持乳汁分泌。

等感染得到控制,医生评估可以喂奶后再恢复喂奶。

一般要等到妈妈体温正常,恶露情况改善,血常规等检查指标恢复正常后才考虑恢复喂奶。

3、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如新冠肺炎、风疹、水痘等)

当妈妈患有这些传染性疾病时,一般不建议喂奶。

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可能会通过乳汁或者密切接触传播给宝宝,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b3a4a93889559667454dfa000c5c1951.png

后续措施: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和治疗。

对于乳汁的处理,如果是某些病毒感染,可能需要丢弃感染期间挤出的乳汁。

如果是其他情况,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保存乳汁,等妈妈康复后再喂给宝宝。

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相应疾病的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供参考;如有健康请尽快就医治疗!

汤剂.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