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肌的损伤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女性的盆底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这些损伤主要源于胎儿的重量压迫、分娩时的牵拉扩张等因素。
盆底有哪些危害
盆底肌受损后,可能导致多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漏尿:尤其是压力性尿失禁,如打喷嚏、咳嗽、大笑或举重物时漏尿。
盆腔脏器脱垂:如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
性生活不满意:由于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可能下降。
反复尿道炎和阴道炎:由于盆底肌功能下降,尿道和阴道的防御能力减弱。
用仪器修复盆底肌有用吗
盆底调理的仪器确实有用。这些仪器通常通过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方式,帮助盆底肌产生规律的收缩和放松,从而恢复其弹性和功能。
具体来说,修复盆底肌仪器适合用于因难产、多产等导致盆底肌松弛的患者。
使用这些仪器时,需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配合提肛训练等自我锻炼方法,效果更佳。
如何调理盆底肌有用
要正确调理盆底肌,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专业评估:
在产后42天左右,没有恶露的情况下,进行盆底肌评估,了解自己的盆底功能情况。
2、盆底肌锻炼:
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具体做法是收缩肛门、会阴和尿道5-10秒,然后放松,间隔5-10秒再重复,连续做5分钟,每天进行多次。
3、电刺激治疗:
在医院或专业的康复机构,使用盆底肌修复仪器进行电刺激治疗,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恢复。
4、生物反馈训练:
通过仪器监测盆底肌肉的收缩情况,给予患者即时的反馈,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收缩方法。
5、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坚果和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6、保持正常体重:
过重会增加盆底肌肉的负担,而过轻则可能导致肌肉无法有效发力。
因此,保持正常体重对盆底肌肉的修复和强化非常重要。
7、避免不良习惯:
如长时间久坐、提重物、用力屏气等,这些都会增加盆底肌肉的压力和损伤。
8、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维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等,以减少对盆底肌肉的压力和损伤。
各位宝妈,产后盆底肌的调理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专业评估、康复训练、饮食调整、保持正常体重、避免不良习惯以及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盆底肌的恢复和强化。
* 配图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