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
新打开还不到一个小时的纸巾,不知道什么时候让孩子变成了地上片片雪,浪费纸巾还不算,地上片片白点打扫起来得要花一番功夫。
在房间正忙着收拾衣服,就听到客厅“叮叮,咚咚”响起敲碗蝶的声音,出来一看,孩子把所有碗筷拿出来开起了“音乐会”。
把所有玩具装进收纳柜,刚转身,“哗啦”一声,孩子把所有玩具重新倒了出来,还顺便走上去踢上几脚,瞬间把所有玩具踢得到处都是了。
“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个子小小的孩子还够不着电饭煲,非要自己盛饭,但他有的是办法,拿来凳子垫高,结果饭撒得到处都是。
然后妈妈又要花时间把所有东西重新归整归位,但没过一会,孩子又会在两分钟内把整洁的家变成“原来”的模样。
这样的循环,累的是妈妈,乐的是孩子。
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孩子的自身发育原因
0-6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2岁时孩子的大脑发育完成60%,6岁时完成了90%。这个期间儿童大脑活动程度是成人的两倍,也是思维最敏捷的时期。看似随意这摸摸,那碰碰的动作,实际是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行为。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尤其是1-3岁的孩子,手脚眼协调能力往往跟不上大脑的指挥活跃度,就会出现家长眼里的“做不好”。
比如孩子自己喝汤,容易把汤洒出来;孩子吃饭,勺子里的饭总是不能全部送到嘴里。
二、缺乏秩序感
秩序感,是指对物品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
缺乏秩序感的孩子表现为生活习惯毫无章法,爱丢三落四,学习无条理、无逻辑、无规划,情绪容易失控,会无缘无故哭泣。他们经常会把东西随便拿随便扔,没有章法可循,对一些有序的事物会表现出抗拒的情绪,然后就会动手“捣乱”,以达到“无序”的目的。
三、模仿的作用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期的孩子是模仿大师,父母的言行会让孩子印在脑海里,加以深刻地表现出来。有什么样父母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如果不爱收拾,东西到处乱扔,在潜移默化下,孩子也会养成乱扔东西的习惯。
比如,有些父母有个坏习惯,就是脱下来需要清洗的袜子会随手一扔,孩子看到了也很快学会,这样家里就整天到处都是臭袜子。
几乎没有哪位家长不希望拥有一个每天都是整洁清爽、赏心悦目的家,但是只要家里有了熊孩子,往往事与愿违,想保持家里长期的整洁,是比较难做到的事情。
有研究表明,“桌面乱糟糟的人,比桌面整洁的人的创造力,平均要高出50%
其实孩子扯纸巾、敲碗蝶,撒玩具看似“捣乱”的行为,实际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接触来感知物体,促进大脑的发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父母对孩子这类“捣乱”要多加管束还是放任自由呢?妈妈有妙招
1.父母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第一位老师,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把家收拾整齐、干净、有序,给孩子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物品用完要及时归位、乱了要及时归整、脏了及时清理,在父母一行一语的耳濡目染下,也习惯了整洁、干净的环境了,当物品不整齐时,孩子就会主动去整理,让孩子养成有秩序感的生活习惯。
比如:在家里,父母手上有垃圾的时候,都是直接扔到垃圾桶,一个刚会爬的小孩看到父母的动作后,就会模仿学习,当他手里也有垃圾时,就会主动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2.培养孩子秩序感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0-4岁是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
刚出生的孩子是无序的,甚至没有日夜之分,但随着父母有序地喂养、按时睡觉、按时带出去散步等,孩子就有了秩序感。从小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要从孩子简单的吃喝拉撒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如鞋子摆放到鞋柜,衣服收拾放到衣柜,玩具归到玩具收纳箱等开始,生活的有序,有助于孩子学习上的有序。
比如父母隔三个小时喂一次奶,到了三个小时,孩子会准时醒来喝奶,如果提前喂孩子就显得没有食欲,如果延迟喂就会大哭。
3.培养孩子责任感
责任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告诉孩子,他也是家里的一员,共建舒适,整洁,温馨的家庭环境也是孩子的责任之一。同时要引导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而不是大家都为着他转,事事都要顺着他的意愿。比如,玩玩具结束后,要主动把玩具收起来,而不是扔得到处都是,让妈妈去收拾。
4.培养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幼儿期开始,这个时期孩子对认知的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个时期的孩子主动意识很强,遇事喜欢说“我自己来”。父母应该抓住这个独立意识,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我服务能力。如吃饭,叠被子,穿衣,整理自己的书包,自己的书桌等。
孩子把家弄得一团糟,父母要保护好他们的创造力,对他们的“捣乱”要适当“放任自由”,也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家里的一份子,保持家的整洁干净是每个人的责任。同时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也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责任感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