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立规矩方面真的是从娃娃抓起。在公共场所鲜见熊孩子。孩子在游乐场玩得正尽兴,只要家长说一句“时间到了”,一勾手指,孩子就会停止游戏。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孩子会哀求再玩一会儿,家长一般都会通融地说:“再玩5分钟。”这几分钟短暂的额外时间,是对孩子的尊重,是给孩子一种选择,让孩子体验一种由孩子和家长共同掌控的权利和契约。
当然,在公共场所也常看到孩子不听话或闹腾,家长会立刻抱起孩子就走。哪怕孩子正在兴头上,哪怕他还想再多玩一会儿,“对不起,回家!”没有商量的余地。旁观者绝不会上前劝说或阻止。在美国人看来,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责任, 其他人不能参与。
曾有位美国人即将收养一个已上小学三年级的中国孤儿,在办好手续准备出发去中国之前,她特意给新女儿写了一封长信,找我帮忙翻译成中文。信中介绍自己的家庭状况,专门用较长的篇幅介绍了家规——除了尊老爱幼、五讲四美等基本品德之外,特意告知作为新的家庭成员,她每个月会有一笔通过做家务挣得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
其实,大多数美国家庭都有孩子自己挣零花钱的家规,孩子从小就要参与做家务事,比如饭前摆刀叉、饭后收碗筷,倒垃圾,把脏衣服装入洗衣筐、送入洗衣房等。
孩子上幼儿园起就要遵守明确的规矩,老师会时刻提醒:管好你的手(不要乱撩、乱打别人);慢走,别跑(主要指过道等公共场合);低声说话(主要指公共场合或室内);坐好,把手放在膝上(一般在上课或集体活动时);专心听讲(每次课前老师都要提醒);安静地举起你的手(举手发言时不要边举手边嚷嚷);脸朝前看(集中注意力)。
幼儿园还有专门的礼仪课,有的幼儿园每年会用两个月时间教导大班孩子各种生活礼仪,比如:如何拿叉握刀、如何放置碗碟刀叉。课程结束后,会有一场实景表演作为毕业典礼,孩子们正装出席,一招一式还真像那么回事。
在公共图书馆,各种有关礼仪的书籍随处可见,比如刷牙时,保持手的清洁,不要忘记洗脸;站立时,保持笔直身姿,不要驼背;和朋友说话时,降低声音,不要嘀咕或者喊叫;擤鼻涕时,遮盖住鼻子,用纸巾清理鼻涕后需要洗手;咳嗽时,不要用手而要用胳膊遮挡;把手放在自己身上,不要太靠近他人;不要抠鼻子;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关于“在外的”礼仪有:过马路时,先等待一下观望左右;在公园跑跳时时刻小心,注意不要碰撞到他人;管好自己的手,不要用手指人,这是不礼貌的,尝试和他人挥手;不要打断他人说话,保持说话音量在合适的范围,不要乱喊乱叫;在游乐场地玩耍时,和其他孩子轮流玩,耐心等待自己的游戏时间;在公共场所要与人友善;保持微笑,会交到新朋友;跟动物在一起时也要友善;触摸一个陌生的动物前,提前问一下家长;远离打闹,如果你看到打架,先去告诉家长,寻求家长帮助。
从基本礼仪到待人接物,在乘车、购物、玩电脑游戏、海滩、球场、餐厅、学校、电影院、节假日等各个场合不同时刻,特殊情况或紧急问题的处理,都有规可循。
立规矩必须在行为发生之前,平时就要坚定而明确地告知要求和标准,反复强调,确认孩子听懂。规矩确立之后不能随意更改,因为孩子很聪明也很狡猾,总是在试探家长的底线。家长步步退让,孩子就会得寸进尺。立规矩就是牢牢守住底线。
如果孩子不守规矩,就必须接受责任与后果。比如美国的学校有“一岁一分钟”的惩罚措施,3岁的孩子违规就被罚3分钟,以此类推。有的在教室里设置一个让孩子安静下来、反省自己的“安静角”,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和读书时,被惩罚的孩子只能在一旁观看。老师有时会说:“你欠我在室外或体育馆的时间!”意即等到其他小朋友出去尽兴玩耍时,你只能在一旁观看而不得参与。据说,最厉害的惩罚措施是进校长室。奇怪的是,校长既不打骂孩子,甚至也不进行批评教育,就让他在一旁坐着。一位家有仨孩儿的朋友说,孩子最怕和群体分离,这种隔离比任何惩罚都有效。
每个学前班的孩子都有一张月表,每天放学前老师都要盖章或涂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绿色意味着表现良好,黄色意味着有点儿小错误需要注意,红色意味着发生了不能容忍的行为。家长看到红色标记会很重视,老师也会和家长沟通。我曾问一个孩子,你们在意这张表吗?“当然!”他毫不犹豫地说,“如果得了红色,回家会有惩罚的。”
当然,这张表格的主要作用是督促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交流和行为举止的习惯,就像其他立规矩的措施,在治理熊孩子上,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