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麻麻群,有宝妈问“听说现在盆底康复很火,需要做吗?你们都做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群内一片热议。
宝妈A:我产后恢复挺好的,干嘛要做那个?
宝妈B:我生完小孩有一点点漏尿,对生活没影响不大,打算干脆生完二胎再一起恢复。
宝妈C:我是剖腹产,应该不用做吧。
宝妈D:我现在忙着瘦肚子呢,哪有空管什么盆底,都不知道盆底是啥?
宝妈E:听闺蜜说过盆底康复,她说做完后阴道确实紧致了,但是需要一疗程10次,太折腾,有人说用缩阴药也可以的。
听闻这些,群内提问的宝妈更纠结了,到底要不要去做盆底康复呢?关于盆底康复,其实有很多谣言,小编润之泉今天就来给你扒一扒!
谣言1 产后盆底康复不重要,没有症状不用做
许多年轻的妈妈对如何坐月子完全不懂,以为坐月子就是好好坐着,不吹风,不洗头。产后康复以为只是催催乳,减减肥,对盆底康复更是听都没听过。
她们中有的人认为自己还年轻,怀孕、生产带来的损伤可以自己慢慢恢复;有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出现症状,不需要做盆底康复;还有的人出现了症状,却听了长辈的话,认为生完孩子都这样,只是月子没坐好……殊不知这样的“误解”会给你以后的生活留下隐患。
妊娠、分娩不可避免地会对盆底造成损伤,之所以盆腔脏器没有掉下来很多,是因为尚有除盆底肌之外的筋膜韧带在代偿。可是筋膜韧带长期超负荷工作,迟早有一天也会拉长变薄甚至断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宝妈在产后2年左右发现有一坨肉掉至阴道口的原因,事实上在产后42天筛查时大部分人都已经有了阴道前壁膨出,只不过会比较轻微自己感知不到。而一旦筋膜韧带断裂了,想要单靠盆底康复完全恢复就很难了。
因此,产后应趁早做盆底康复,不仅要抓住盆底康复的黄金期,还要学会Kegel运动或使用阴道哑铃。往后余生,当别人出现了漏尿、阴道松弛、“性”福感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而你却始终拥有“年轻”的盆底时,你会感恩当初的遇见。
谣言2 生完二胎再做盆底康复,不晚
像宝妈C这样,认为反正要生二胎,不如等生完二胎再做恢复的人不在少数,在她们看来,能花一次钱解决的问题干嘛要花2次。可是,真的能省钱吗?在生完一胎后,盆底松弛的不太严重,这个时候可能只需要做1个疗程的盆底康复就能让盆底肌恢复至孕前状态。而如果一胎后不做盆底康复,到生第二胎时,盆底肌因为胎儿长期的压迫,生宝宝时又比第一胎还要快,盆底的肌肉和筋膜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被撑开,损伤是叠加的,甚至“1+1>2”。
很多宝妈一胎后没有症状,未做盆底康复,二胎后便出现了漏尿、中重度器官脱垂等严重的症状,这个时候可能做3、4个疗程可能也无法完全恢复。本来想着省钱,却不想,花了更多的钱,关键问题是,并不是所有损伤都能完全恢复的。有些遗憾,难以弥补。所以,一胎留下的损伤千万不要留到二胎后再恢复。
谣言3 我是剖宫产,不需要做盆底康复
现在国家都在提倡顺产,控制医院的剖宫产率。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有不少孕妇对剖宫产存在误解,例如认为剖宫产就后不会有盆底的损伤,不需要做盆底康复。殊不知,虽然没有了胎儿经过产道的过程对盆底肌肉筋膜造成的损伤,但是十月怀胎子宫逐渐增大,人体的重心由指向腰骶部变为指向盆底,盆底受压严重,再加上妊娠期间激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盆底的结构功能损伤。
因此,剖宫产的宝妈同样需要做盆底康复。
谣言4 先塑形,再做盆底康复也不迟
女人天生爱美,很多宝妈恨不能产后一周就开始减肥、塑形。然而,完美的腹部塑形计划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产后盆底康复。事实上,如果进行高强度的腹肌锻炼,会使腹压增加,对于盆底肌来说等于雪上加霜。因此,新妈妈们在产后42天一定要进行盆底肌功能的检查,如有盆底问题,先进行盆底康复,等到盆底肌力量有所提升,再进行腹部塑形,这样的塑形才会更安全、更科学。
谣言5 用缩阴药就可以使阴道紧致
缩阴药真的有效吗?随着女人对阴道松弛问题的关注度增加,很多女人都想知道答案。对于现在生活忙碌的女人而言使用方便的缩阴药似乎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具体效果怎样呢?
大多数所谓的缩阴药宣称可以“一天见效”、“七天变紧”,实际商家正是利用了女性想要快速缩阴的心理大肆宣传。事实上,这些缩阴药可能根本不含任何活性物质,有的生产质量更是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更有甚者,在其中添加了一些违禁成分,女性使用后不但没有提高性福指数,反而出现一些副作用。有的缩阴药含有雌激素,对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粘膜萎缩的患者有一定疗效,但是雌激素应遵医嘱使用,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可能会导致妇科炎症、肿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选择缩阴药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千万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麻麻们,关于盆底康复的这5大谣言,你信过几个呢?